一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稳定增长。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,实现2164.1亿元,同比增长17.0%。从行业看,均保持增长势头。批发零售业为1824.6亿元,增长17.9%,住宿餐饮业为277.6亿元,增长12.4%,其他行业为61.87亿元,增长10.5%。从商品类别看,4类商品消费保持较高增长。一是汽车类商品一直保持旺销势头,零售额增长33.3%,与之相关的石油制品类也保持了45.5%的增速;二是与住房相关的家具类商品爆发性增长了181.2%;三是高档商品持续增长,化妆品类社零额增长18.3%,金银珠宝类社零额增长25.4%;四是居民日常生活类商品增长迅速,蔬菜、水产品、肉禽蛋类分别增长164.9%、99.5%、35.2%。
二、实际利用内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。2009年全市共实施内资项目352项,合同引进市外投资1923.42亿元,同比增长29.88% ;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96.42亿元,同比增长17.47 %,其中,新建项目到资 209.05亿元,占比52.73%,同比增长20.94%;续扩建项目到资 187.37亿元,占比42.27%,同比增长13.82%。呈现四个特点:一是新建项目到资超过续扩建项目到资;二是资金投入重点开始从房地产向高技术含量的科技服务业转变;三是在二次产业投入中,重点向高新技术领域倾斜;四是承接沿海及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强劲。
三、利用外资保持增长。2009年,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45个,合同外资44.18亿美元,同比增长8.1%,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.35亿美元,同比增长14.1%。其中,外商直接投资21.73亿美元,同比增长12.1%。从国别看,香港地区仍是进资的热点地区,实际进资额为10.77亿美元,同比增长45.2%,占总额的49.6%,居国别地区进资之首。从项目看,大项目是进资的主要来源。2009年外商直接进资项目278个,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42个,进资额达18.38亿美元,占进资总额的84.6%,同比增长9.7%。主要涉及光电子、汽车及零部件、水泥制品、变压器制造业及房地产等行业。
四、外贸出口下滑得到遏制。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,全年进出口总值为114.7亿美元,同比下降18.2%。其中出口额58.3亿美元,同比下降16.0%。从贸易方式来看,主要是一般贸易下滑,一般贸易出口26.73亿美元,同比下降37.5%;加工贸易出口27.84亿美元,同比增长19.0%;其他贸易出口3.68亿美元,同比增长26.8%。从22个主要出口商品看,增长的有9个,增长幅度较大的商品是数码产品、蜂蜜、家具及其零件、船舶和成品油,增幅均在29%以上。其中:船舶出口13.66亿美元,同比增长35.0%,数码产品出口5.24亿美元,同比增长705.2%。
五、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成倍增长。2009年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57330万美元,同比增长135.7%。其中,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6630万美元,同比增长131.5%;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0700万美元,同比增长162.2%。
六、口岸集装箱吞吐量稳步提高。2009年全市水运集装箱吞吐量40.7万标箱,同比增长10.2%。其中:武港集司(杨泗港)吞吐量22.3万标箱,同比下降1.5%;国际集转司(阳逻港)吞吐量18.3万标箱,同比增长28.1%,江岸车站铁路0.1万标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