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

首页>湖北商务动态

来源: 类型:

2022优化营商环境,武汉怎么干?

■ 深化简政放权 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

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

○完善市级智慧城市大脑推进“一网统管”。

○加快推进“一窗通办”,市区街村(社区)便民服务场所实现事项全面纳入综合窗口。

○加快推进“一网通办”推动电子证照、电子印章、电子签名、电子档案应用。

放宽市场准入准营

○持续深化“证照分离”改革,减少审批事项,扩大取消审批、改为备案、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范围。

○全面推广“一业一证”,探索“一证多址”,开展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和准入准营一次承诺即入制试点。

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制度改革

○加快推进工业用地“标准地”出让。

○深化“承诺可开工”审批服务模式,实现“多证同发”“拿地就开工”。

创新不动产登记方式

○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诚信机制,构建“自主申报+信用承诺”登记体系。

○实施不动产登记、交易和缴纳税费“一网通办”全面落实,“不动产转移登记+水电气一体化过户”。

提升纳税信息化水平

○纳税次数压减至5次、纳税时间压减至90小时以内。

○全面推行“要素申报”方式。

○全面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,减少办税申报资料。

■ 增强服务观念 打造有效配置的要素环境

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

○推进“汉融通”平台与更多金融机构直连,加强与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的对接,加快涉企信息共享应用,为银行开展企业融资精准画像提供支撑。

○实施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培植工程,制定信用培植辅导事项清单。

优化企业用能服务

○降低企业获能报装成本,严格落实工商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用水用气工程安装“零投资”,实现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“零投资”。

○深化用能联动报装改革,全面落实水电气一体化申报和并联审批。

推行政策兑现集成服务

○全面梳理使用财政资金支付的惠企政策,编制和公布政策兑现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,对符合条件的涉企资金政策推行“免申即享”。

○依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企业画像、分类识别,实现涉企政策精准推送。

扩大对外开放

○严格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行“非禁即入”。

○常态化开展公平竞争审查,废除地方保护、指定交易、市场壁垒等规定和做法。

○简化外资项目核准手续,推行告知性备案管理。

■ 创新监管方式 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

提升市场监管质效

○推进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抽查,扩大覆盖面,对同一对象“综合查一次”。

深化招投标领域改革

○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,加强评标专家规范管理,积极探索“评定分离”模式。

○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持续推进“不见面”开标和远程评标,提升透明度和规范性。

强化人才资源汇集

○加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。

○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,深入实施“学子留汉工程”。

○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扩大培训覆盖群体。

■ 加强府院联动 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

深化“分调裁审”改革

○大力推行网上立案、电子诉讼和网上缴费,提升文书电子送达比重。

加大司法保护和服务力度

○完善各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,梳理规范现行政府规章设定的罚款事项。

强化知识产权保护

○拓展中国(武汉)知识产权保护中心、中国武汉(汽车及零部件)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平台服务领域和功能,加强基层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建设。

○积极争取武汉城市圈知识产权互认试点。

推进办理破产制度创新

○推动设立武汉破产法庭,探索建立破产案件集中管辖制度。

○完善府院联动机制,推动破产工作与信用、金融、司法、人社、财政等领域的联动协作。

■ 完善公共服务 打造宜居创业的城市环境

激发创新创业活力

○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、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,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试点。

○培育“教授经纪人”队伍,推动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。

○深入实施院士专家企业行暨科技副总、科技专员服务中小微企业活动。

提高公共服务水平

○持续规范校外培训,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,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。

○加快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,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。

持续改善生态环境

○改善国考断面水质,针对水质存在超标风险的断面,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。

○实施长江、汉江武汉段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。

提升口岸通关效率

○武汉经济开发区综保区通过国家验收。

○加快推进汉南、金口港区泊位建设,年内申请验收泊位12个。

智能问答